新闻中心

通山推行红薯产业机械化生产 采收损耗率低于5%

 

       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宋文虎、通讯员徐世聪、梅贤钦报道:3日,在通山县黄沙铺镇新民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三台红薯收割机正在热火朝天的作业,十几名村民在田地里忙碌着,刨坑、捡薯、装袋,一派繁忙景象。 
年初,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在黄沙铺镇晨光村、新民村打造5千亩商薯种植基地。 
该基地按市场订单化运作,通过"合作社+基地+会员"的发展模式和统一连片规划、统一种薯种源、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定单收购的运作方式,对红薯实行保护价收购制度,并由本地粮油企业牵头对鲜薯进行机械化加工、二次销售。 
县农机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通山首次采用收割机收割红薯,采收红薯损耗率低于5%,远低于人工收获10%~15%的损耗率,有力的解决了劳动力流失,劳动成本和强度大问题,新品种新技术下,可以使亩产达5000斤,损耗量仅为 250斤,平均每亩纯收入达1300元,不仅能进一步带动农户增产增收,还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模式,提高山区农业种植机械化水平。

 
富力机械有限公司

Advertising agency

技术支持:申博科技

Copyright © 2004-2017 富力机械有限公司 湘ICP备660号

地址:​湖南 长沙

电话:0731-2321000 13444506556

客服热线:

4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