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
回郭镇社队企业蓬勃发展
回郭镇位于巩义市的西大门,地处郑州——洛阳工业走廊中心地带。是全国的千强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省政府确定的小城市建设试点镇,巩义市规划的副中心城市。位于镇中心区域的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已经录入“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名录”,是全国最大的铝板带箔加工基地, 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先进产业集聚区。历年来回郭镇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河南省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入选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和中国乡镇投资潜力500强。2018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5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1亿元。
回郭镇就是古都斟鄩的外郭,是从事手工业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回郭镇在清朝康乾盛世时民族工业已经开始盟动,回郭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距今四千年前,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曾在这里建都,掀开了中华文明灿烂的第一页。著名的嫦娥奔月、洛神等美丽的传说都源于此,清乾隆年间就成为河南四大名镇,建国初期工商业发达,享有“小上海”之美誉。
上世纪60年代集体企业起步,出现“五小企业”,70年代开辟“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之先河,被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以“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为标题,对回郭镇发展社队企业的经验进行了深度报道,受到毛主席的圈阅和批示,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
改革开放以来,回郭镇的经济发展迅猛,可靠的质量,良好的信誉,是回郭镇民营企业的电工产品在国家兰新铁路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及城网改造等多项重点工程招标中屡屡中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回郭镇是以电线、电缆工业为主导,科工贸协调发展的中心城镇,有制造业公司1018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机构18家。在企业的发展中涌现出了河南明泰铝业、鑫泰铝业、万达铝业、新昌铜业、中州化纤等一批骨干企业。为巩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半版的篇幅,在头题的位置用通栏大标题发表了河南省巩义市(原称巩县)回郭镇发展社队企业(后称为乡镇企业)的长篇调查,题目是《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河南省巩县回郭镇公社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调查》。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中央及各省市人民广播电台都在首要位置,转发转播了新华社关于《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一时间,回郭镇兴办社队企业的典型经验,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从此,回郭镇名扬天下,国内外来回郭镇参观者络绎不绝,被称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详见网络截图)
伟大的光明 灿烂的希望
——河南巩县回郭镇公社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调查 《河南日报》记者 (1975.10.11《人民日报》转载)
回郭镇公社位于河南省巩县西部,有二十一个大队,二百一十一个生产队,五万八千口人,四万九千亩土地,丘陵坡地占一半以上。
近几年来,回郭镇公社的生产条件变化很快,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全社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实现园田化,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所有生产队都通了电,化肥自给有余。一九七四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零一十六斤,向国家贡献粮食五百四十二万斤。一九七四年社办工业总产值达到五百八十九万元,大队工业和副业总产值达到四百二十八万元,公社和大队工业和副业总产值,占当年全社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三。今年一至九月份,公社、大队两级工业和副业总产值已达一千零八十四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二。社有经济力量日益强大,七年来,全社社办工业直接向农业投资六百八十八万元。
这个公社的事实,生动地回答了在一个公社范围内怎样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和发展农业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的问题。他们的实践说明,公社必须办工业,公社能够办工业。公社办工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大上快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为逐步从三级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创造条件,这对于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深远意义。虽然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作长期的努力,但是,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 公社要办工业
公社要不要办工业的问题,在回郭镇公社经历了多年的尖锐的斗争。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以后,这里曾经办起了一些社队工业。但是不久,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利用暂时经济困难,搞什么“砍光退够”,使刚刚萌芽的社队工业受到极大的摧残,把公社、大队搞成了“清水衙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公社深入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制订了全面发展生产的规划。但是,在执行规划中有不少困难:缺资金,没机器,有了机器买不起,买了机器用不起、修不起,配套也成问题。有人主张等一等再说。社员们说:等到何时?等就是不干,等就要耽误时间,等就要落后!也有人主张向国家伸手。社员们说,“国家出钱,农民种田”,这条路我们不能走。公社革委会根据当时的条件,按照毛主席关于“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的指示,有计划地办起了一批小工厂。到一九七〇年,社队工业为农业提供了三百多万元资金和一千一百多件机具和设备。可是,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又带来了严重干扰,逼迫社队工业下马。干部们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立足农业办工业,粮食年年增产,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多,集体经济日益巩固,这咋能说是方向路线错误!”社办工厂的老工人愤怒地说:“砍社办工业,是倒退,我们坚决不答应!”大家团结一致,坚持斗争,把大部分社、队工业保护了下来。
回郭镇公社党委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党中央关于办好人民公社、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方针政策,学习大寨、昔阳、遵化等先进单位的经验,联系社队工业几起几落、农业生产几上几下的事实,总结历史和现实的斗争经验。他们深刻认识到,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社队工业,不断提高公社、大队工业产值在三级所有制经济中的比重,是人民公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的。(⑴⑶)农业实现集体化后迫切要求迅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形势,也要求人民公社有计划地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加强工业装备农业、支援农业的技术力量和经济力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芦医庙大队是全公社办工业最早的大队之一,现在每年工业和副业收入二十多万元。他们的工业和副业收入,除用于当年农业生产和增加社员收入外,几年中就投资打深井七眼,买大小拖拉机十二部,粮食平均亩产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一倍,达到一千一百五十四斤。西圪垱大队一九六五年还是一个穷队,连三十元的打井工具费都得向生产队摊派。他们从一九六六年起,逐步办起了机修、炸药、机瓦、滤蕊器、磨面等多项工业和副业生产,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向农业投资逐年增多,使农业生产条件迅速改变,去年粮食亩产一千二百五十三斤。
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认识到办工业的必要性,就继续坚持发展社队工业和副业,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一九七三年全社工业和副业总产值较一九七二年增加了二百三十万元,水利建设进度随之加快,一年就扩大水浇地一万亩。一九七四年粮食总产比一九七三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一。今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仍然夺得丰收,小麦平均亩产七百三十四斤,比去年增长一百零一斤,秋粮收成从已经收打的部分看,也高于去年。经验证明,社队工业的发展同粮食生产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正确处理工业、副业与农业的关系,可以促进农业大上快上。 公社能够办工业
经过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回郭镇公社的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是发展社办工业的根本条件。随着水利化的实现,使用化肥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公社决定办一个化肥厂,消息一传出,群情振奋。为了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工人修旧利废,搞技术革新,用“蚂蚁啃骨头”等土办法,制造了一些设备,总共用了一百四十万元资金,就把一个年产两千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建成了。今年春委又进行了扩建,只用了八十天时间,就使设计能力提高到五千吨,全社化肥自给有余。
公社、大队能够办工业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日益发展壮大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为发展工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劳力、资金、原料和市场。社、队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程度和农业基本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逐步把适当数量的劳动力从农业方面转到工业方面。目前,公社和大队的工业和副业占用的劳力,占全公社劳力总数的百分之十二占七。社队工业劳力实行亦工亦农,农闲做工,农忙务农,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多种经营的开展,为办工业开辟了资金来源,仅大白菜一项,全社每年即可为国家提供商品菜三千万斤,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现在,公社办的工厂有化肥、磷肥、水泥、农机修造、铸造、化工、机制砖瓦、电器材料等十多个;大队办的有机械修配、砖瓦、制钉、油封、农产品加工、镀锌等六十四个厂、组,每个大队都可以生产两种以上工业产品。生产队也都有一些副业生产。中、小学校勤工俭学生产的滤油器、砂轮、电池成了畅销货。电管所生产的互感器,早已供应外地。实践证明,公社社员可以依靠集体力量办好工业、办好副业,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为社会主义创造更多的财富。 公社办工业的道路
回郭镇公社党委在领导办工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抓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社队工业办起来后,仍然存在着尖锐的斗争,表现形式是围绕农业转,还是脱离农业干?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还是搞利润挂帅?斗争的实质是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人曾经主张:啥厂利大办啥厂、啥产品多挣钱生产啥产品。也有人在“挣钱为集体,咋干都有理”的错误口号下,搞非法协作,高价出售产品。公社党委坚持向干部和工人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批判资本主义倾向,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围绕农业办工业,工业会越办越好;离开农业办工业,就会走偏方向。路线是非分明了,他们真正急农业之所急,干农业之所需。一九七三年全社试种水稻二千亩,稻种才落地,公社机械厂就开始研制插秧机,待秧苗长成,插秧机也做好了。稻子还没收,打稻机也做成了。
每一个工厂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从土开始,由小到大。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厂,就是由一口大锅熬硝起家的。现在可以制造简易车床、变压器和多种农业机械的公社农机修造厂,开始也只有七个人、一盘红炉、一个手摇石磨和三间庙房。事实说明,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具有自力更生办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巨大积极性和力量。没有技术力量,就派出去学,请进来教,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提高。缺少设备,就以土代洋,修旧利废,搞技术革新,自己装备自己。原料靠就地取材。缺少资金,靠勤俭精神,用“滚雪球”的办法,以厂养厂,边建厂边生产,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并且用老厂带新厂、大厂带小厂、社办厂带队办厂的办法,逐步发展。公社办工业以来,坚持人民公社现阶段“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实行等价交换,从未向大队、生产队平调过一草一木。社办工业的工人来自生产队,由贫下中农推荐。工人在厂劳动,在队记工分配,工厂除发给工人本人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外,直接和生产队结算工人劳动报酬。
大队工业收入一般采用比例分成,大队积累百分之四十或五十,其余按各队参加工业生产的人数分配到队,工人和同等农业劳力记一样工分。
社队工业作用巨大
回郭镇公社的社办队办工业和副业,虽然还处在发展状态,但它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正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社有经济在三级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公社现有公共积累九百四十万元(固定资产四百九十六万元,流动资金四百四十四万元),占三级公共积累的百分之五十三点七,按全社人口平均,每人一百六十元。大队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
二,改进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的速度。几年来,社办工业对农业的支援,有几笔大账是引人注目的:(一)从设备上装备农业:为生产队制造变压器、脱粒机、播种机、扬场机、插秧机、打稻机、氨水耧、封墒器、水泵、铲运机、打井机、高压杀虫灯、推土装置等中小型农业机具一千二百多台,小件农具三十多万件,修理各种机械四千多台次。(二)从技术上装备农业:采用厂队挂钩,厂校挂钩和巡回辅导的办法,为大队、生产队培养了三百九十名农机具手、电工和机修工,还为每个大队配备了一套包括简易车床、小台站、电焊机在内的修配工具,做到有机器有人,能开会修。(三)从资金上支援农业:文化大革命以来,公社、大队投入农业“四化”资金已达一千一百三十四万元。六年来,公社、大队两级光水利建设投资即达二百三十九万元。大队联办的大型工程和每个大队打的头一眼机井、买的第一部拖拉机、第一部发电机组,都是由公社出的钱。目前,全公社拥有汽车九部,大、小拖拉机一百四十九部,各种动力机械一千七百四十台,共二万三千二百马力。各种牵引农业机械二千八百台,发电机组三十五部,高低压输电线路二百三十九里。自产化肥平均每年每亩施氮肥二百多斤、磷肥一百斤。社员们高兴地说:我们现在是农业机械买得起,小型农业机械会造会修理,机械用得起。
三,进一步发挥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公社利用自己的经济力量扶持穷队发展生产,帮助受灾队进行生产自救,使一些较穷的生产队能够较快地赶上较富的生产队。几年来,光是公社用来扶持穷队、受灾队的钱即达四十多万元。
四,人民公社三级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员看到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更加热爱集体,更加热爱国家,更加向往着共产主义未来。亦工亦农队伍的增长,农业“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员生活的日益提高,给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创造了条件。农村“五匠”参加社队工业生产,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小生产的影响逐步克服。复员军人、回乡知识青年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社现有工人和农机操作人员四千三百多人,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之十六点五五。他们会种田,会做工,会开机器,会批判资产阶级。他们热爱农村,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农业和社队工业生产,一代有文化、有技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型农民正在茁壮成长。
Advertising agency
技术支持:申博科技
Copyright © 2004-2017 富力机械有限公司 湘ICP备660号
地址:湖南 长沙
电话:0731-2321000 13444506556
400-000-0000